我国45号无缝钢管消费仍存在待开发的潜力
我国45号无缝钢管行业已提前2年超额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1亿~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下一阶段45号无缝钢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由化解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转向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钢铁消费分析与预测不仅要看GDP、投资、工业增加值这些拉动钢铁消费因素的增长速度,更应关注其增量。长期来看,GDP粗钢消费强度、投资粗钢消费强度呈减弱趋势,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钢单耗呈下降趋势,会导致钢铁消费量的减少。同时,GDP、投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会带动钢铁消费量的增加。目前来看,钢铁消费量的增加量还是大于减少量。
中国粗钢消费已经进入峰值平台区,目前在8.5亿~9亿吨的波峰区域,预计2020年~2025年的粗钢消费量为7.5亿~8.0亿吨,2025年~2035年为7亿吨平台波动(波峰、波谷约±5%~10%)。
我国45号无缝钢管消费仍存在待开发的潜力。如我国公路钢结构桥梁占比仅为1%,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钢结构桥梁占比分别为85%、41%、35%。同时,下游用户产品升级使其对钢铁材料的要求更高,如家电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家电产品升级带动材料升级,需要高品质、高性能、高颜值的表面材料;家电产品向大容量发展,材料平均单耗上升。
当前,距离真正建成钢铁强国仍有差距,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钢铁行业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已经出现了苗头。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欣欣向荣、一派大好的形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好景不长,陷入周而复始的圈子。这些复苏与以前不一样,主要是由于压减产能、环保倒逼的结构性升级,如果沾沾自喜,不及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局。这将前功尽弃,未来再调整的难度也将更大,甚至遥遥无期。
不宜过早、过多地鼓励短流程,适当引导即可,流程结构的转换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应与资源、环境、市场相适应,不应一哄而上。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提出为河钢“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持。同时,河钢在产能、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备“走出去”的成熟条件。
钢铁企业“走出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河钢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投资并购完成,在国外投资新建钢厂投资成本高、市场风险高,与河钢自身发展情况不符。欧美地区环境容量小,市场高度稳定且获得渠道少、获得成本高,与新建钢厂相比,并购钢厂投资成本低,且可以直接拿到钢厂配套的产能资源和市场资源,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准入等诸多风险
|